【上海巴玖】艾本德5425R离心机,赛默飞pcr仪,qubit4.0荧光计,countess3细胞计数仪器,伯乐T100pcr仪等常用分子生物实验室设备

首页 >> 资源中心 >> 仪器行业动态 >> 前沿资讯 >> 回顾14年五大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

仪器行业动态

厂家报价总汇

回顾14年五大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

[内容提要]:回顾14年五大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状况


2014年世界五大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

一、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室发现了除XY染色体以外的另一种决定性别的亚基因单位,失去它果蝇会变成雌雄双性体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利用RNA分子首次在试管中造出具有“交叉手性”的酶,即以原始RNA链为模板复制出原版本的镜像,也可以利用镜像复制出原始RNA链。

 

  在细胞学领域,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开发出一种机器人式的“纳米生物间谍”,能从单个活细胞内提取出样本进行RNADNA测序,而不会杀死细胞该校旧金山分校不经过诱导多能干细胞转化环节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化为成熟的全功能肝细胞,移植到肝功能衰竭小鼠模型体内能自行蓬勃生长索尔克研究所通过“间接谱系转化”法将人类皮肤细胞直接变成可移植白细胞。

  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国防部[Cutting-edge研究项目局(DARPA)计划开展一项为期4年的记忆刺激技术研究,开发记忆植入体放入脑中帮受伤士兵或老年痴呆症患者恢复记忆DARPA还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合作,研发出探究人脑神经结构与功能之间联系的脑研究技术华盛顿大学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并用电击关闭了人的意识此外多家单位研究人员还发现,脑中一个特殊部位具有信息“交换台”功能,能引导来自外部和内部记忆中的信号塔夫茨大学成功创建出三维脑状组织模型,功能和结构特征类似于大鼠脑组织,可用于研究脑功能,开发治疗脑功能障碍新疗法。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埃里克·贝齐格的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光学显微镜,能以近实时速度拍摄活细胞活动的三维高清图,跟踪观察个体蛋白质运动、受精卵发育、细胞分裂时细胞骨架的生长和收缩。

 

  在艾滋病、癌症和埃博拉等重大疾病研究领域,科学家完全弄清楚了艾滋病病毒表面突起的结构及其与人体细胞融合前后的动态变化,这些突起是它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坦普尔大学用CRISPR/Cas9基因剪辑技术首次成功地从人类细胞中彻底清除了潜在HIV-1病毒,朝长时间治愈艾滋病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借助基因编辑技术,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能对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白细胞,还可以培育成其他血细胞,有望成为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

 

  哈佛大学韦斯仿生工程研究所开发出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无需手术、化疗或放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小鼠乳腺肿瘤癌变耶鲁大学发现了一种由海洋细菌产生的物质lomaiviticin A能通过破坏DNA的方式杀灭癌细胞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致病细菌能使实验狗体内肿瘤缩小,且不会侵袭周围健康的富氧组织。

 

  在埃博拉病毒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方面,多家生物制药公司已研制出多种治疗药物,但进入市场还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埃博拉病毒疫苗人体临床一期试验获得成功,进入二期临床试验准备。

 

二、英 国

 

英国对生物医学领域的投资依然保持高位。基因研究、干细胞研究等领域成果不断,疾病研究新成果有望造福人类。

 

  刘海英(本报驻英国记者)在基因研究方面,科学家首次确认一个与智力有关的特定基因,该基因变异会影响到大脑皮质厚度,进而对智力造成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某些智力障碍背后的生物机制;推出揭示人类遗传史细节的交互式地图,系统展示了过去4000年亚非欧及南美洲95个人类族群间的基因融合史,使人们看到重要历史事件对人类遗传历史的影响;通过观察健康细胞基因组的变异过程,重建单个细胞生命史。

 

  在合成生物学方面,英科学家和国际同行一道历时7年,用计算机模拟出酵母菌16个染色体中低至的一个染色体,标志着合成生物学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英美科学家首次利用多功能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养出具有功能性渗透屏障的表皮组织,可作为测试药物和化妆品的廉价替代模型,开发皮肤疾病新疗法,并有望大量生产功能性人造表皮;剑桥大学科学家发现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挤压收缩、拉伸膨胀的特性,有望为制造人工拉胀性材料提供替代性方法。

 

  在疾病研究领域,诺丁汉大学科学家揭示了干扰素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明确了不同类型的干扰素在对抗感染时的独特生物机制,为肝炎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人员操控单个蛋白实现了老年鼠的胸腺再造,首次实现哺乳动物活体器官再生,有望为免疫系统受损和胸腺发育相关的遗传病患者提供新疗法;英美联合开发的cAd3-ZEBOV埃博拉疫苗初步通过人体测试,安全性数据令人满意。

 

  在人工授精技术方面国际力争上游的英国2月公布一项草案,就“一父两母”人工授精技术的具体操作规范展开公众咨询,使得“一父两母”技术逐渐接近实用,7月开始修改法律允许“线粒体DNA置换”,也许到2016年初,首位由“三合一”胚胎人工授精技术诞生的婴儿将出世。

 

三、德 国

 

  德国在衰老研究、生物进化、遗传疾病基因分析、干细胞、脑和神经细胞的研究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

 

  李山(本报驻德国记者)衰老生物学研究所发现通过药物可防止甚至“逆转”因衰老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生物化学研究所发现了一种蛋白酶能砍下DNA-蛋白质交联的蛋白元件;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深入了解了眼睛的进化,还揭示了斑马鱼蓝黄色相间条纹图案如何形成;植物分子生理学研究所发现,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把所有遗传物质转移到其他植物中;精神病学研究所发现108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遗传位点。

 

  感染生物学研究所发现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的一种全新方法,发现重复突变基因通过制造有毒蛋白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等发现,祖细胞表面上FLRT蛋白质可诱发驱避信号和引诱信号,“指导”锥体细胞的前体细胞到达它们的目的地;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等开发了一种名为“PhenIX”的方法,能安全快速地对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和症状分析进行鉴定,另外还发现基因突变不会随机地发生在两套亲本染色体中。

 

  波恩大学等发现晒伤不仅直接改变色素细胞的基因组,还间接通过周围组织中的炎症过程促成黑色素瘤形成;发现免疫细胞可转变为更多不同的形式;发现大脑额叶中负责信号传输的DRD2基因与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紧密联系;发现在细胞死亡以后其免疫成分依然保持活性,并且可以进入其他细胞继续为炎症反应提供支持;发现人的免疫传感系统在分子水平上对病毒发动了攻击;发现两种蛋白影响神经细胞的连接和传递到海马区的神经信号;确定了一些在先天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的遗传变异体。

 

  其他研究机构的成果包括解开了阿尔茨海默氏病中Tau蛋白发挥作用的分子识别机制;为“蛋白质组数据库”中的18097个基因获得了蛋白证据;构建了一个具有生物力学功能的类细胞模型;揭示了导致抗生素红霉素耐药性的细菌核糖体变化;识别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血癌干细胞;发现幼儿癫痫新致病基因;人工合成可抑制哮喘的单糖分子;分析了身体轴在脊椎动物早期胚胎中的形成;发现了肝脏的多项再生和抑制肿瘤生长机制;研发用病毒来杀死癌细胞的溶解疗法;发现干细胞治疗的潜在风险;揭示了负责细胞分裂的复合端粒酶的作用机理等。

 

  此外,德国还参与完成了一马当先白蚁、甘蓝型油菜、长臂猿和古人类等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四、法 国

 

  世界第二例长时间性全人工心脏移植手术取得成功,举办欧洲髙至生物实验室展会,开发埃博拉病毒小型快速检测仪。

 

  原子能及可再生能源委员会开发出一种可快速检测埃博拉病毒的小型仪器,其外形和操作方法与快速验孕棒相似,15分钟内就能出结果;与意大利合作研发出快速检测埃博拉病毒的便携设备,灵敏度极高并能在早期甄别病毒,可在75分钟内测出血液样本中的埃博拉病毒。

 

  第59届法国国际实验室、生物技术展在巴黎举办。法国生物制药公司ERYTECH由于开创“肿瘤饥饿法”疗法获欧洲生物工业协会颁发的2014年欧洲生物技术中小企业[much]具不断研制性奖。

 

  五、俄罗斯

 

  研究人类衰老机制取得进展,用干细胞生成牙组织,“迷你”人工智能研发迈出重要一步,埃博拉病毒疫苗进入动物试验,造出新型生物反应器。

 

  亓科伟(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在基因技术领域,由俄美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发现了DNA正确折叠的必要条件,有助于研究人类衰老机制,研制出转基因成分快速微型检测仪,可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干细胞研究方面,研究人员用狗大网膜和皮下脂肪处的干细胞在实验狗的缺失牙齿部位形成了牙组织。

 

  在“迷你”人工智能生物研发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制造出世界上一马当先虚拟生物—线虫,其神经细胞构成完全仿照现实生物体,能自主移动,并营造出适合线虫生存的水和土壤环境。

 

  在埃博拉病毒研究方面也取得不错成绩,正在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试验疫苗进行动物试验,很快就会进行人体测试;流感疫苗研制也取得突破,研制出治疗流感的新型裂解疫苗,利用病毒表面及核心蛋白生产而无需使用辅药,因而不会产生过敏性反应;五种多用途流感疫苗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预计4年内有望进入市场。

 

  借助嗜热菌研制高效生物反应器,可直接产生热能而不是产生沼气之类的燃料,反应器内的温度可达60摄氏度。

客服热线:13564833058

微信客服:13621682589

微信客服

快速询价

主营导航:伯乐T100 · ABI PCR ·  艾本德移液器 · 艾本德离心机 · 酶标仪 · 伯乐电泳仪 · 斯科茨曼制冰机 · 上海一恒 · ABI 7500PCR仪 · 奥林巴斯显微镜 · 德国贺默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