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PM2.5浓度将划红线,[much]严空气治理将出炉
北京[much]有可能在雾霾中解救出来,由于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和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逐年上升的肺癌发病率已经让相关部门不得不对日益严峻的首都空气质量有望根本缓解。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路线图”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正式启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着手编制。该《规划》是我国一马当先“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今年空气质量的研讨会很多,但是这个划红线的会议[much]为大家关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共享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经验和实践,深入分析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的有关建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已正式启动编制。早在去年,环保部门提出将制定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的中长期规划。今年3月,市长王安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经济峰会上透露,京津冀将加快推动形成生态的共同体,下一步将联合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共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体系。
为何要编制中长期规划?此前“大气十条”已明确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25%,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2017年往后如何治理?京津冀整个区域需要中长期规划作为指导。
据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发布,市环保局协调处处长李立新表示,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规划》为指导,编制《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另外,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投入的资金将达到59亿元。这59亿元巨款应该公开招标,细分,对环境的解决应该公示,环境没有改善效果和资金用量需要合理。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昨日表示,“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同体”将实施空间用途管控、严守生态环境红线,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将京津冀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将区域内生态功能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主要包括三类: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红线区、生态脆弱红线区。
在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方面,将北京、天津、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衡水、唐山、沧州、廊坊划为重点控制区,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为一般控制区,对其中的PM2.5年均浓度等主要污染物划定大气环境红线。在既有治理标准上提高、加严,时间进程上往前延伸。
现在北京京津翼的空气治理已经用红线的高压态势来解决,其实空气治理根本是产业升级,众所周知工业乱排及其落后产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不只是空气更多的的是水和土壤等环境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是政府环保部门应该做的,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