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10月5日,上海巴玖据诺贝尔奖官方推特消息,William C. Campbell, Satoshi mura以及Youyou Tu 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科学家屠呦呦是我们中国著名药学家。
据公开信息显示,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可达到高级别大奖。作为中国人,小编为屠呦呦感动非常的骄傲和光荣。
消息称,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志愿。早在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之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任院长饶毅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屠呦呦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一则“热烈祝贺北大校友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招生办”等多个北大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
北大发布的消息称:“恭喜北大校友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作为上海巴玖的小编希望我国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