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磅信号:环境监测监察垂直管理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10月29日闭幕,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本次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实行[much]严格环境保护制度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much]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治行动。
环保专家表示,环保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将有效避免地方干预监测数据,并加强对地方的环保责任追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解释,这个要求分为两块,一是监测的垂直管理,一是监察执法的垂直管理制度。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治地方监测数据作假,其将对地方环境监测站的事权进行上收。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要求环保部适度上收国控点的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以更[accuracy]掌握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记者了解到,这意味着今后国控环境监测站由国家环保部直接管理,省控站的监测工作则上收到省或直辖市的环保部门负责。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事权上收,将有助于较大程度地防止地方行政干预,保证监测数据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对于监察执法的垂直管理来说,常纪文表示,监察执法和监管执法有所不同,前者是指从上对下的监察,如抽查,巡查,责任追究,但并不干预地方的监管执法权。
他表示,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意味着上面对下面的监察行为,如环保部直接到地方监察,省环保厅到下一级地市监察,以及约谈、追责的力度会加大,但另一方面,地方的环境监管权并未上收,依然是属地管理制度。[much]终,是形成一个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监管、上级部门监察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监察新模式,既保障了环境执法的效果,又遏制了地方保护主义。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环保部门不能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而是既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又要通过深化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保领域,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由传统的治污方式改革为由企业购买专业公司治污服务。同时,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中,要问计于民,激励公众参与。环保部门必须强化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支持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环保制度的全面实施,不仅是将环境公共利益损失降到低达的务实之策,更是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并行不悖的预防之举。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与监督守望,[much]严环保制度就能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
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位列其中。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不断研制、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今后五年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凸显期、环境标准与要求提高期,环保执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环保执法必须以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为指针,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十三五”规划,用改革与发展的思维和方法,破解环境执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冲破地方保护等体制障碍,破解监管怪圈,加大处罚与刑究力度,提升环境违法成本,对非法排污行为一查到底,严惩不贷,让[much]严环保制度落地生根,进而实实在在地改善环境质量,护卫民众环境安全。